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2023-03-15 08:55:13来源: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阅读量:18235

分享:
导读: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工业发展历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2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便于理解《管理办法》,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管理办法》修订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工业发展历程。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2017年启动试点工作,2018年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工作要求,先后发布5批194项国家工业遗产,抢救性地保护了一批蕴含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见证新中国工业发展、传承工业精神的重要工业遗产。《暂行办法》对推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地方、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上下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暂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标准和指标有待优化,动态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监督管理措施有待完善。此外,各地探索实践出的保护利用新模式、新业态被广泛接受,日益成熟,有必要及时总结提炼实践推广、补充完善《暂行办法》。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八部门印发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要求和部工作要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了《管理办法》。
 
  二、《管理办法》修订情况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本次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吸收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主要修订情况如下:
 
  一是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增加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的表述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工作依据中增加了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重要文件。
 
  二是在第一章“总则”第七条中,增加了鼓励和支持大运河、黄河、长江沿线城市和革命老区、老工业城市参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内容,突出保护利用的重点区域。
 
  三是在第二章“认定程序”第八条中,参考借鉴世界文化遗产评价标准等经验做法,细化完善国家工业遗产认定评价的标准和指标。重新整合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条件,明确申请国家工业遗产的须为省级工业遗产或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取消省市报送名额限制,推动分级保护体系建设。
 
  四是在第三章“保护管理”第十四条中,增加了资金支持渠道、奖补表彰、推荐参与试点示范等内容,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
 
  五是在第四章“利用发展”第十九条中,增加了国家工业遗产利用应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等内容,推动保护利用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
 
  六是在第四章“利用发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中,吸收近年来各地经验做法,增加了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特色街区、影视基地等新业态,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的应用场景等内容。
 
  七是在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中,增加了监督管理要求,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职责。
 
  八是在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九条中,增加实施动态管理的内容,设定五年有效期,期满后进行复核,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九是在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条中,增加限期整改、评估决定等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增强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单位及有关方面的保护意识。
 
  《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认定程序、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管理及附则6个章节,新增了5条,细化调整了19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1-7条)明确了开展国家工业遗产工作的依据、国家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作原则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的职责分工。第二章认定程序(8-11条)明确了国家工业遗产的申请条件、流程及提交的材料等事项。第三章保护管理(12-17条)明确了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责任及保护要求。第四章利用发展(18-25条)提出了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培育工业创意等发展方向,加强国家工业遗产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弘扬工业精神等要求。第五章监督管理(26-30条)明确了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公司总部及遗产所有权人对国家工业遗产应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第六章附则(31-32条)明确了办法适用情况以及解释主体和生效时间。
 
  三、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
 
  加强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对于传承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统筹协调,增强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协作和合作,推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一是组织宣贯解读。面向地方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等,通过组织召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解读和宣贯《管理办法》。二是加强组织实施。加强上下联动,强化信息沟通,组织做好认定申报、现场核查、复核、年度报告等工作;支持地方开展工业遗产调查、评估、认定,推动“省-市”级保护利用体系建立,让更多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利用。三是发挥社会中介力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智库、第三方机构等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强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培训、交流合作,培育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和能力,扩大社会影响。
 
  原标题:《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解读
相关资料下载: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pdf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1—2月份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390亿元 2023-03-27 13:38:32
1—2月份,我国软件业利润总额1769亿元,同比增长12.2%。
湖南省征集今年度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技术产品攻关项目 2023-03-27 13:05:20
加快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计算机辅助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仿真、工业控制等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软件产品攻关项目。
4月20日前!江西省首批省级工业遗产申报工作启 2023-03-24 09:51:01
申报江西省首批省级工业遗产,需满足第1和第2项基本条件,同时达到第3至第6项条件的任一项。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